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我看2009pisa閱讀評比


我看2009pisa閱讀評比

2011年十一月,是許多閱讀機構檢討閱讀成效的時刻; 根據這次pisa2009年的閱讀評比,台灣落後許多亞洲國家,排名第23名,讓許多師長憂心忡忡,認為台灣的閱讀教育,太重於「稅讀」,而非深入的閱讀理解與內容深究。儘管如此,筆者仍對於台灣的閱讀環境,持肯定的態度。

    首先,閱讀能力的培養,絕對是長期、逐漸累積的; 自從20032006年的施測公布後,歷經檢討教學環境、推動閱讀方案、實驗閱讀策略,在2009年再度施測,只不過六年的時間,亦即是說,正式大力推動閱讀,只是這三年來才興起的; 要在這短時間內,馬上看到成效,恐非易事。

   100課綱已經在這學期正式實施了,從下學期開始,小一的國語課文篇數,將提昇到十六課,逐年推動到各年級,不但課數增加,課文也增長,內容難度也會稍加困難,並盡量與生活做結合; 出版社也會根據版面與內容,增加閱讀的範文,增加與深度閱讀思考相關的題型,這樣的國語課程,應該能厚植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如今,將開始推動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方案,學生將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教也有更寬裕的時間,進行課文賞析、深究、評價、批判,而非僅止於生字、詞語、釋義的解構說明; 有些學校,更推出好書清單,將之列為期中、寒暑假的閱讀作業,並做施測與心得書寫; 於此,對於閱讀能力的養成,應有正向的效益。

    事實上,這幾年來,對於閱讀策略、閱讀理解、閱讀成效、閱讀結合寫作…等的議題,才逐漸受到重視; 相關的研究,也在這幾年才開始有大幅度的成長; 第一線的教師也才開始慢慢學習到如何運用閱讀教學策略於課堂教學上; 換句話說,教師的閱讀教學知能正在啟蒙; 因此,對於未來的閱讀成效,應當是指日可待的。

   現在整體的閱讀環境,從未開發,進入到開發中,從文化沙漠走向綠洲水源; 我們看見閱讀的環境已更為成熟,包括閱讀經費的編列、閱讀推手的培訓、閱讀志工的擴編,甚至是民間機構、私人團體,以些一些書院、廟宇,對於讀的投入,均是有目共睹的。縣市合併之後,原本窮鄉僻壤沒有豐富的藏書,如今也增購了不少書報及設備; 有些分館、總館的開放時間,亦跟著延後; 有些連鎖書店、獨立書店、繪本館、故事屋亦與校方合作,進行閱讀與寫作的活動; 諸如此類的紮根工作,都讓我們的閱讀環境,注入一股新活水。

    閱讀的深入理解,絕非短期、速成、瞬間可以看到成效的,它像文明的累積與文化的薪傳一般,需要長時間的匯聚、連貫、持續; 五年前談閱讀、談寫作,也許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然而,如今閱讀運動像是新興的產業一般,需要我們跟上流行,才能與世界接軌。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