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回應李家同教授修辭學

昨天與今日,拜讀幾篇教授與第一線教師關於「修辭學」的文章,筆者想提出個人幾點淺見。
筆者目前正在著手研究論文-「修辭技巧在寫作教學上的運用--以四年級為例」,深感修辭的確能提昇孩童在寫作上的能力,只要深入淺出,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地難!
首先,修辭怎麼教?教什麼?用什麼教材都是值得思考的。我怎麼教類疊?我告訴孩子: 像趴趴熊一樣一層一層疊上去,像一個木是「木」字,二個木是「林」,三個木是「森」; 三個水是「淼」…等; 我還跟孩子說,像斑馬線的黑白交錯,就是「類字/類句」的原則; 每位小朋友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找題材,然後從句型中去想像,多麼有趣。因此,沒有學過修辭的孩子,只會寫出「這朵花好漂亮」,學過類疊修辭的孩子會說:「這朵花漂漂亮亮的」,這就是詞語的類疊。按照李家同教授所說的,會使用後者的,並不是因為他沒有學過類疊,而是他書看得夠多,已經從中理出「語感」來了。排比怎麼教?我說就像排隊一樣,把句子很整齊地排成好幾排,它的依據當然是從孩子最熟悉的「照樣造句/照樣寫短語」而來的。如草地上的花朵五顏六色=>( )上的( )( ); 有了這樣的基礎後,孩子在寫作文自然而然有能力寫出又整齊又有韻律的文章。當然更多的修辭方式不在此贅述。
對於中年級,甚至高年級的孩子,要向他們解釋作文的架構、邏輯組織、布局、取材、立意是多麼抽象的一事; 有些學生是連寫一篇完整的文章都有如「上刀山下油鍋」般地痛苦,不如從修辭談起,先從簡單的「句型」上演練,至少可以在全篇文章裡頭找到「幾句」比較像樣的地方。我想修辭就是一種美化文章的工夫,如同黃慶萱教授所提的: 「修辭學是研究如何調整語文表意的方法,設計優美句子的方式,能精確而生動的表現出說者或作者的意象,使讀者發生共鳴的一種學問。」當我們在草稿上寫下一篇文章的時候,那是「腦中的第一步思考」,但是透過第二步思考,就是「增刪與美化」,所以要寫出一篇好的、出色的文章來,「修辭」的能力當然是其中之一。
問題來了,修辭應該學到什麼地步,事實上,以目前國小的國語教科書而言,大體上以類疊和感嘆為最多,其次為擬人(轉化)、設問、排比等,其他如借代、象徵、回文、錯綜、析字、倒裝、藏詞、雙關、倒反幾乎微乎其微,也就是說,目前課本所出現的,都是孩子容易習得、運用; 較難的,根本不需要去記,俟國中再去修習就好了。
筆者認為,孩子學了修辭之後,可以有「自我提醒」與「自我修改」的能力。在國語習作的造句和成篇的作文上,我每次一定會提醒學生:「造句要達到多少字,要運用什修辭,或是這個造句要和大自然、和飲食、和立志有關」等,至少孩子可以再進一步的思考,訓練語句與語感的能力。當我們熟悉學生作文的用字遣詞和「個體差異」所造成的「習慣用詞」之後,偶爾提醒一下他們,可不可以找個地方再加個設問修辭,和評審、同學互動? 能不能再補充一個四字詞語來加重語氣?能不能加個擬人的行為或譬喻的想像?孩子有了這些基礎之後,自然而然能對句子的拿捏瞭若指當。記住,語文的使用是一種「熟悉的感覺」,多練習就能抓住「如何對字做排列組合」。
修辭是一種美化的工夫,如前述所提。坊間有許多的文章匯集成冊,但筆者想說的,並不是能集結成冊的就是「好書」、「好文」。有一次聽作家季季談文學,她說,一般人寫的文章,若只是平鋪直敘、我手寫我口,或是錄音逐字稿等,都是「俗文學」、「平民文學」,而在這些文章中,若能夠再給予美化,再用不同的方式重新組合文句,加入一些感情,形成的才會是「純文學」。也就是說,學生習寫作文,除了從「我手寫我口」之外,還要能運用各種「方法」來修飾文章,而這些方法就是「修辭技巧」、「成語典故」、「口語轉文字」等的能力。
以這次李家同教授投書所提出的:「小四不應教修辭、考修辭」的看法,個人不太能認同,但尊重其論點。以李教授提出的某考題:『「馬偕為了救助民眾,跋山涉水,餐風露宿。」是何種句型?』老實說,身為國小的老師都應有過這樣的經驗: 許多學生根本不會用「為了…」來口語表達,更別提「文字運用」了。「一…就」、「由於…」、「不但…,更…」,這些對李教授或是老師而言,都認為是輕而易舉的,但是學生一旦腦中沒有「貯存」、「習慣」這些句型的用法,根本不可能「使用」,所以,只要透過合宜地教學方式,「目的句」、「遞進句」、「條件句」、「假設句…」,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就像當我改學生的作文一樣,我會要求他們:「請把這一句改成目的句的型式」,他們都聽得懂,而且文句也不累贅了,前提是他們已經「貯存、習慣」了。
修辭在國小國語課本中,仍然佔有一席之地; 筆者相信這是必要的,只要學生能自然運用,想得通之後,就不是「壓力」;壓力與負擔是來自於長期無法解決問題而來的,如果可以讓孩子聽得懂,那考不考有何關係?壓力何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