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表達的訓練方式
我們常感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不足,無法流暢、完整的語句,以致常不知所云,造成誤會。要訓練學生說話,未必要從演說、朗讀著手,其實,可以在國語課堂上,天天練習,必有成效。
一、
詞語解釋:老師出題:「『舞蹈』」的解釋為何?」甲生可能說:「一種表演、競賽、運動」,乙生說「配合音樂做動作的表演」,丙生說:「手腳要能協調的運動」,丁生說:「許多女生喜歡的活動」;
老師可以針對每個解釋加以引導,糾正觀念,釐清意義,取其精華,再讓學生將甲、乙、丙、丁所說的話,擇要串接成通順合理的解釋:「一種強調肢體動作的表現方式,通常配合音樂、節奏,老少咸宜」;
這是訓練邏輯、組織、詞語替換的能力。
二、 造句練習:許多學生會造:「媽媽穿得很漂亮」、「今天我七點就出門了」;
我常要求學生要造有「逗號」的句子,例如第一句可加上「…,所以大家都誇獎她」,第二句可加上「…,所以我是第一個到學校的。」這是訓練句子加長、想像情境、完整表達的能力。
三、
口語練習:當我問學生,今天帶幾枝筆時,學生會說:「六」; 今天天氣如何?「下雨」,這樣的回答只是「填充題」罷了,我們要學生可以達到「問答題」的完整表達;
如:「我今天帶六枝鉛筆」、「今天下著毛毛雨」。一般同學、師生間的閒聊大可不必「多此一舉」,但為了提昇完整表達的能力,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這是訓練學生可以重新表述、精確表達的能力。
四、
覆誦:老師常會請小幫手到各班級、處室傳話,但學生常忘記該怎麼說,或語無倫次、漏掉重點。建議可以讓學生先將話「完整、清楚、緩慢」地說一遍。也可以透過聽一段話、故事、新聞,測試學生能聽到多少重點、說出多少重點;
這是訓練學生順序、抓住重點的能力。
五、 提示型表達:若要學生完整表述三十秒的「上台說話」,可能有些困難; 教師可以給予「連接詞」的提示;
例如:當學生說完「今天到了補習班寫功課」之後,就不知道要接什麼時,老師可以提示如「雖然、可是、如果…」,學生可能的回答為「今天到了補習班寫功課,『雖然』功課很多,『可是』只要能認真寫,一定可以完成,『如果』可以不要寫作業,那有多棒!」
「話」,每個學生都會說,但要有條理、有重點、完整表達,並非每位學生都達得到。建議教師可以針對詞語解釋、造句、課文提問、聽與說的練習,逐步改善口語表達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