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童詩教學
童詩教學在國小語文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環,尤其是中年級前的孩子,由於識字量不多,要讓他們完成一篇文章,似乎得費一番苦心; 為了讓孩子勤於動筆,又能達到表情達意的效果,寫詩可以說是一門很愉快的課。
寫詩說難不難,說易不易,若要寫出一般「詩集」的韻味,是得磨上一些時日的; 但若是一般淺顯易懂的「童詩」,相信只要肯下筆,就會有成效。
童詩的教學方法:
個人在童詩教學上,曾試過多種方式,茲就所進行過的方式,介紹給各位:
(一) 聯想法:寫詩就是運用大量的「聯想」技巧,將原本平淡的主題,藉由各種想像元素與週遭體材融入詩境裡。例如:太陽聯想到大餅,大餅又聯想到甜甜的,又聯想到螞蟻…,所以一首簡單的詩可以這麼寫:「太陽/就像大餅一樣/甜甜的/我就像是一隻貪吃的小螞蟻」。因為透過聯想,孩子會想出各種類型的事物,也能在寫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運用許多修辭手法(擬人、譬喻、誇飾…等),無形中就將這些技巧融入教學裡。
(二) 圖象詩:顧名思義,就是一首詩是由”圖象”所構成的; 圖象詩的重點並不在於詩的文字,而是藉由文字的排列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圖像。初學詩的學生,對於文字的駕馭能力也許較差,老師可以跟孩子說,請他先完成圖,再去補文字,相信會更有趣。
(三) 戶外體驗:偶爾可以讓孩子稍微放鬆一下心情,帶孩子到戶外寫詩; 在戶外的空間較不受限,孩子能發揮的空間也較寬廣。筆者曾經到台東海線的國小觀摩童詩教學,看到小孩子躺在沙灘上,聽海浪的聲音,一下子,詩意就源源不絕了。
(四) 自編曲子:當孩子完成一首詩的時候,可以請他們在文字上面寫上音符,配合著唱。中低年級的小朋友喜愛唱遊,尤其又是唱自己的歌,更是樂趣無窮; 若是個人的能力有限,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也無妨。不論曲子的旋律是否優美,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作詞作曲的感覺。
童詩和散文的粗略區分:
(一)詩短小精鍊,散文用字明確:詩的字句均不如散文多。儘管如此,並不代表詩的豐富性就比散文低。詩講究的是「意境」,童詩更加入「童趣」; 意境需要透過心象,做物象的描寫; 也就是說詩的構成,是透過想像力,將二者合而為一。詩因為字數少,所以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不似散文,將情境寫得一清二楚。
(二)童詩富節奏性與韻律性。詩大多需要分行、齊頭平行,但是圖像詩、回文詩這一類的例外。詩的分行,代表一種節奏性; 許多詩的上下句,通常不會有很明顯的連貫處,所以透過一行一行的閱讀,可以讓韻律有快慢、起伏變化,慢慢體會箇中滋味。有些詩意境深遠,不容易閱讀,若是像用散文的讀法去詮釋的話,恐怕不易體會詩性美學。散文的閱讀,通常是一行接著一行,隨著作者的鋪成而跟上作者的腳步。
(三)先接觸詩,再閱讀散文。初嘗試閱讀的孩子,個人認為可以從”詩”著手,不論是童詩,或是唐詩; 因為詩是精簡過文字,孩子閱讀的時候不但不容易疲倦,也能有更廣泛的想像空間; 接著再閱讀「童話」、「短篇散文」,散文的風格多元,每個作家的筆觸也不同,閱讀優良的散文,可以培養孩子的文學基礎。
童詩的三要素:
在童詩的教寫過程中,應具備含蓄、象徵、聯想三個要素。透過這三種要素,可以在孩子的內心湧出情意,然後將這些情意所聯想出來的心思脈絡,加上一些轉折和想像,就會出現一首好詩了。
含蓄=>不要寫得太白,不要一看到詞句就馬上想到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如「心頭熱了起來」這一句,如果將它改成「一股令人難忘的熱流,直上心頭」,可能更為內斂。
象徵=>少一些平鋪直敘。如「『親』了蘋果一下」就比「『咬』了蘋果一下」。「風輕輕『吻』過我的臉」就比「風輕輕『吹』過我的臉」要來得好。
聯想=>多些譬喻、擬人手法。如「雲像一位沒主見的女孩(譬喻),風哥哥一來,她就如吉普賽女郎,跟著她到處流浪(擬人)。多用修辭手法,能讓文章看起來更有深度,也更生動。
和孩子一起進入寫詩的世界
在請小孩子創作童詩的時候,可以先不要求「押韻」,畢竟這是更高層次的。標點符號可加也可不加,練習標點符號只是讓小孩子先瞭解斷句的意義,若是純粹欣賞或創作時,只需簡單標明即可。老師可請小朋友,一個星期創作一首童詩,一個學期下來,數量就相當可觀了。
在童詩的教學中,我始終認為老師不一定要「很會寫詩」,只要還留有「詩心 」、「童心」,都可以成為一位勝任愉快的新詩老師。寫童詩可以增加學生寫作的信心,只要老師能給予肯定,陪孩子一起進入想像的世界,一定可以讓孩子收穫滿溢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