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學生寫出一手好字
一、前言
隨著電腦使用的日益普及,許多學生已經習慣使用打字的方式來交作業; 有一部份的學生,已經忘記如何正確用字、寫字,更甚者已經連文字的「樣子」都已經偏離。筆者指導學生習寫書法、硬筆的教學雖然只有短短數年,但對於學童寫字的行為與成效有濃厚的興趣; 本文將分享個人教學經驗,以俾教師能更正確地指導學生寫出一手好字來。
二、如何提昇孩子學字能力?
(一)教師示範:教師可以仿照書法教學的方式,將生字範本或是課本生字的「田字格」畫在黑板上,先用白色粉筆畫出字形,再用黃筆畫出「骨架」,孩子要學的就是「骨架」。教師必須很清楚地告知學生每一橫筆、豎筆、撇捺挑鉤…等分別位於田字格的什麼位置,這些都是「字的結構」。對於中年級的孩子,可以教他們字形的畫分,如「左右分」、「上下分」、「包圍型」…等; 高年級的必須進一步教他們分辨「左寬右窄」、「左窄右寬」、「左右均分」…等。教師在教學生寫字時,如「位」字,可以同時寫二個「位」在黑板上,一個是按照標準位置來寫的,另一個是結構不勻稱的,讓學生自行回答為何前者的字比較好看; 我們期待孩子得到的結果如下: (1)人偏旁的部首寫小一點(2)「立」的第二筆橫畫有稍微往上寫(3)「立」的最後一筆橫畫,有平穩整個字的感覺(4)位置適中、大小剛好。
(二)學生習寫:建議教師給學生習寫的生字,最好「少量多餐型」。如果一次給學生太多的作業,學生會急於完成,而用草率、應付的方式; 倘若教師能利用早自修、上課各花十分鐘寫二、三行,回家再寫幾行,相信一定可以達到「質」的效果的。學生習寫時,要強烈要求孩子照簿本上的格子來寫,否則有些孩子的字體會過大或過小,甚至筆劃不清。筆者在批改作業簿時,會持藍筆與紅筆,藍筆是圈結構不好的,紅筆是圈錯字。
(三)坊間練習簿:目前有些書法學會有發行硬筆練習本,若有餘力的話,可請家長買來練習,不強制。這些練習本的功用相當於學校的生字範本,唯獨這些練習本在字形的歸類(同一部首編在一起)、難度(筆劃由少至多)、字體(有楷書、行書、草書)有變化,也按照孩子的心理發展年齡來編排。
(四)硬筆作業:平常我們對生字的評分標準,都是來自簿本,教師不妨可以發揮創意,讓學生設計紙扇、書籤、卡片,在上面書寫「硬筆字」; 這個作業對大部分的學生而言,均是「設計」的興緻高於「書寫」; 教師 要很明確地告知孩子,這份作業的重點是在「硬筆字」,而非「設計」,以免學生流於「華而不實」; 也要告訴孩子,因為想寫在紙扇上的字,並非完全出自於學過的字,所以必須請學生用既有的方法、經驗來寫未學過的字,這是較具高難度的,適合高年級融入藝術人文課程來實施。
(五)觀摩、比賽:教師可以去蒐集硬筆字作品,請學生鑑賞、透過大量的觀摩與欣賞,一定可以提昇孩子的判斷能力,一旦具備足夠的判斷能力後,要寫出漂亮的硬筆字當屬不難。目前有些書法單位會辦理「硬筆書法比賽」,建議師長可以鼓勵孩子參加,增加經驗。
三、教學省思與建議:
(一)時間、態度問題:升上高年級後,生字量明顯比中年級多出一倍,內容、課文探究的部分也明顯加深加廣,在有限的時間之內,根本無法將所有的心力投注在生字習寫上; 再加上高年級的孩子,實難讓他們定下心來寫字,因此唯有請家長全力配合,再輔以低、中年級的老師培養良好書寫習慣,才能改進高年級的書寫態度。
(二)大環境是否重視:不僅是寫字教學,所有與教育相關的課題,如果只有老師一頭熱的推行,但是大環境不認同,那麼這種教學到最後仍是枉然。筆者曾經上過幾節硬筆課,也圈出孩子寫不好的字,結果有家長質施為什麼要上硬筆課。除此之外,目前的美展、美術比賽,總是有水彩、油畫、書法等項目,唯獨缺少「硬筆」一項。吾人也應該思考,「硬筆書法」究竟當歸屬「美術類」或是「語文類」。筆者建議,大學院校、書法學會、公私立機構、寺廟等可以多加舉辦「硬筆書法競賽」以提高風氣。
(三)寫字教育的出發點為何:筆者再批改作業時,也常不禁捫心自問,對於孩子的一筆一劃,是否要批改得如此嚴苛、吹毛求疵?筆劃是構成生字的最基本要素,筆劃如果沒有寫好,是很難寫出好看的字; 筆者一直在思考,今天的「識字/寫字教學」,究竟給孩子什麼能力?是要教孩子寫好「硬筆」字呢?或是教孩子寫好「硬筆書法」?有些人寫字方方正正、線條分明,極其工整,但是這些是否符合「硬筆書法」的原則?然而,倘若要孩子達到「硬筆書法」的要求,是否會苦了孩子?所以,筆者認為,回歸到寫字教育的出發點,我們究竟要孩子寫出怎樣的字?
四、結語:
語文教育雖然只是學校正式課程的一環,寫字教學又只是語文教育聽、說、讀、寫、作中的一小部份,但是筆者始終認為,寫出一手好字,應該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能力,同時也是每一個領域、日常生活都運用得到的技能。筆者認為,教學生寫出好字,並不單單只是老師的責任,身為家長的,也應當擔負起部分責任,就從孩子聯絡簿上的字、便條、卡片上開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